儿童用药易犯三种错

错误做法1:口含片吞服、嚼碎

儿童用药易犯三种错

临床上,常见一些儿童把口含片当作普通片剂吞服,或者是嚼碎后吞下,还有少数儿童把口含片当作糖果反复多次含用。

正确做法:所谓含片就是在使用时要完整地将药片含在口腔或口颊部的颊膜内,让唾液将药物缓缓溶解出来的药片。如果把口含片当作普通片剂吞服,含片就不能被唾液缓缓溶解而发挥药物作用。

至于将口含片嚼碎后含服,很容易造成局部药物浓度过高,如碘含片嚼啐后含服,还会因此诱发过敏反应。另外,大多数含片在制作时均添加了糖类、香料等成分,口感较好。但口含片毕竟是药物,无节制地含会造成药物过量,危害健康

错误做法2:咀嚼片整片吞下

一些儿童患者在使用咀嚼片时,把它当普通片剂整片吞下,而不是嚼碎后再吞服。还有一些家长将果味型咀嚼片当作“糖豆子”,擅自给孩子服用。

正确做法:咀嚼片是因治疗需要或药物性质所限,需要充分嚼碎后服入胃的药片。咀嚼片在口中被咀嚼或被吮吸溶解后咽下,在胃肠道发挥治疗作用或经胃肠道吸收发挥全身治疗作用。常见的咀嚼片有维生素c、氢氧化铝、胃舒平、西米替丁、干酵母、碳酸钙、对乙酰氨酚等。如果不按要求仔细嚼服,轻则治疗效果不好,重则延误治疗时间

小儿咀嚼片常常因加入了糖分和果味香料而香甜可口,深受小朋友喜爱,如小施尔康、小儿维生素咀嚼片、脾胃康咀嚼片,板蓝根咀嚼片等。一般2—3周岁以上的小儿均可服用,但如果当成“糖豆”让孩子大量食用,可能引起药物中毒。

错误做法3:肠溶片掰开服用

有些家长习惯把所有药物,包括肠溶片掰开,研碎后混在饮料、牛奶、糖水或稀饭中喂给孩子。

正确做法:临床上常用的肠溶片,是用苯二甲酸纤维等肠溶性材料包衣后制成的片剂,可以让药物在胃中不溶解,到了肠道才崩解,释放出药物,从而防止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或避免在胃内分解失效。将肠溶片瓣开服用,可能造成如下两类潜在隐患:

1、对胃、口腔黏膜刺激。如肠溶阿司匹林、肠溶消炎痛等药物,一旦掰开或嚼碎后服用,肠溶包衣被破坏,不但影响疗效,还会引起消化不良、上腹不适、腹痛、呕吐、恶心、出血和溃疡等消化道不良反应。胰酶肠溶片或多酶片研碎后服用,会导致胰酶粉剂残留在口腔中,刺激口腔黏膜,引起口腔溃疡。

2、无效用药。肠溶片在普通片剂外面包裹了一层薄薄的外衣,到了肠道这层外衣被溶解,药物就能在碱性的肠道中释放并被人体吸收。若掰开后服下,药物成分在胃的酸性环境中易遭到大量破坏,从而导致用药无效。周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