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喜歡發脾氣父母應該怎麼處理

父母不合理的做法

孩子喜歡發脾氣父母應該怎麼處理

誤區一:以暴制暴

“再發脾氣你信不信我打你?”“再吵就把你關到門外!”等嚴懲、恐嚇話語,不但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,甚至會產生孩子的報復思想。

誤區二:情緒被孩子控制

“你只要不哭我就給你買!”“給你買了這個玩具你就要乖乖聽媽媽的話知道嗎?”父母用條件賄賂來哄孩子開心,反而會讓孩子學會“情緒勒索”。

誤區三: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

“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?”“你怎麼什麼事情都不如別人做的好?”你貼在孩子身上的“負面標籤”,會讓孩子感覺到“無能”“無法改變”的負面情緒,從而讓孩子感覺自己做不好,不能做的消極情緒。

誤區四:留於説教

“我是不是早就和你説過了?你為什麼....”當孩子傷心、難過、生氣的時候,並不是一個灌輸道理的好時機,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“主導意識”已經被“情緒”給控制住。

誤區五:歸咎於他人

“跌倒了啊,不哭不哭,都怪這個破石頭!”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為安撫孩子的情緒而將因素怪罪到外界,會讓孩子逃避責任,失去從錯誤中反省自身的機會,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覺得“自己是對的,別人都是錯的”錯誤理念。

父母合理的做法

那麼重點來了,我們做家長的該如何去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?別急,茄子老師提供三個步驟給爸爸媽媽

1.理解、接納孩子的情緒

當孩子出現了小情緒,父母應該去深入瞭解孩子的情緒,學着去傾聽、換位思考的角度去接納孩子的情緒。當孩子覺得你理解他時,他會慢慢的將情緒放平緩,與你分享他此時此刻的感受,從而去引導孩子的正確應對方法,以及控制情緒的方式。更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:所有的情緒都是可以被接納的,但是無理的吵鬧是不會被喜歡的。

2.協助孩子察覺、表達情緒 ,並理清原因

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,比如:“今天是不是發生什麼事啦?和爸爸媽媽説説好不好?”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,釐清情緒背後的原因。只有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,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,才能對症下藥。

3、引導還調整認知,思考解決方案

孩子的情緒問題往往是情商問題。有教育專家曾説過,“EQ教育不是特效藥,而是漢方藥”。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,幫助培養情緒力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,一旦開始,就會漸入佳境。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,運用技巧和練習,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,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,做自己情緒的主人。爸爸媽媽們不妨把這三個步驟告訴身邊的父母,不要再踩雷區,傷害孩子了。